平移式刮水器,旋轉視窗標準化生產。
公司為推動平移式刮水器,旋轉視窗的標準化生產,正全面開展5S現場管理活動。
5S的定義
1S-整理(Seiri)
2S-整頓(Seiton)
3S-清掃(Seiso)
4S-清潔(Seiketsu)
5S-素養(Shitsuke)
5S的沿革
5S起源于日本,是指在生產現場中對人員、機器、材料、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的管理,這是日本企業獨特的一種管理辦法。
1955年,日本的5S的宣傳口號為“安全始于整理,終于整理整頓”。當時只推行了前兩個S,其目的僅為了確保作業空間和安全。后因生產和品質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,也就是清掃、清潔、修養,從而使應用空間及適用范圍進一步拓展,到了1986年,日本的5S的著作逐漸問世,從而對整個現場管理模式起到了沖擊的作用,并由此掀起了5S的熱潮。
5S的發展
日本式企業將5S運動作為管理工作的基礎,推行各種品質的管理手法,第二次世界大戰后,產品品質得以迅速地提升,奠定了經濟大國的地位,而在豐田公司的倡導推行下,5S對于塑造企業的形象、降低成本、準時交貨、安全生產、高度的標準化、創造令人心曠神怡的工作場所、現場改善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,逐漸被各國的管理界所認識。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,5S已經成為工廠管理的一股新潮流。
5S的應用
5S應用于制造業、服務業等改善現場環境的質量和員工的思維方法,使企業能有效地邁向全面質量管理,主要是針對制造業在生產現場,對材料、設備、人員等生產要素開展相應活動。
5S對于塑造企業的形象、降低成本、準時交貨、安全生產、高度的標準化、創造令人心曠神怡的工作場所、現場改善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,是日本產品品質得以迅猛提高行銷全球的成功之處。
5S的延伸
根據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需要,有的企業在5S的基礎上增加了安全(Safety),形成了“6S”;有的企業再增加節約(Save),形成了“7S”;還有的企業加上了習慣化(しゅうかんか,拉丁發音為 Shiukanka)、服務(Service)和堅持(しつこく,拉丁發音為 shitukoku),形成了“10S”;有的企業甚至推行“12S”,但是萬變不離其宗,都是從“5S”里衍生出來的,例如在整理中要求清除無用的東西或物品,這在某些意義上來說,就能涉及到節約和安全,具體一點例如橫在安全通道中無用的垃圾,這就是安全應該關注的內容。
1S-整理(Seiri)
整理的定義:
區分要與不要的物品,現場只保留必需的物品。
整理的目的:
① 改善和增加作業面積;
② 現場無雜物,行道通暢,提高工作效率;
③ 減少磕碰的機會,保障安全,提高質量;
④ 消除管理上的混放、混料等差錯事故;
⑤ 有利于減少庫存量,節約資金;
⑥ 改變作風,提高工作情緒。
整理的意義:
把要與不要的人、事、物分開,再將不需要的人、事、物加以處理,對生產現場的現實擺放和停滯的各
種物品進行分類,區分什么是現場需要的,什么是現場不需要的;其次,對于現場不需要的物品,諸如用剩
的材料、多余的半成品、切下的料頭、切屑、垃圾、廢品、多余的工具、報廢的設備、工人的個人生活用品
等,要堅決清理出生產現場,這項工作的重點在于堅決把現場不需要的東西清理掉。對于車間里各個工位或
設備的前后、通道左右、廠房上下、工具箱內外,以及車間的各個死角,都要徹底搜尋和清理,達到現場無
不用之物。
2S-整頓(Seiton)
整頓的定義:
必需品依規定定位、定方法擺放整齊有序,明確標示。
整頓的目的:
不浪費時間尋找物品,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,保障生產安全。
整頓的意義:
把需要的人、事、物加以定量、定位。通過前一步整理后,對生產現場需要留下的物品進行科學合理的
布置和擺放,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,在最有效的規章、制度和最簡捷的流程下完成作業。
整頓的要點:
① 物品擺放要有固定的地點和區域,以便于尋找,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錯;
② 物品擺放地點要科學合理。例如,根據物品使用的頻率,經常使用的東西應放得近些(如放在作業區
內),偶爾使用或不常使用的東西則應放得遠些(如集中放在車間某處);
③ 物品擺放目視化,使定量裝載的物品做到過目知數,擺放不同物品的區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標記加以區
別。
3S-清掃(Seiso)
清掃的定義:
清除現場內的臟污、清除作業區域的物料垃圾。
清掃的目的:
清除“臟污”,保持現場干凈、明亮。
清掃的意義:
將工作場所之污垢去除,使異常之發生源很容易發現,是實施自主保養的第一步,主要是在提高設備
稼動率。
清掃的要點:
① 自己使用的物品,如設備、工具等,要自己清掃,而不要依賴他人,不增加專門的清掃工;
② 對設備的清掃,著眼于對設備的維護保養。清掃設備要同設備的點檢結合起來,清掃即點檢;清掃設備
要同時做設備的潤滑工作,清掃也是保養;
③ 清掃也是為了改善。當清掃地面發現有飛屑和油水泄漏時,要查明原因,并采取措施加以改進。
4S-清潔(Seiketsu)
清潔的定義:
將整理、整頓、清掃實施的做法制度化、規范化,維持其成果。
清潔的目的:
認真維護并堅持整理、整頓、清掃的效果,使其保持最佳狀態。
清潔的意義:
通過對整理、整頓、清掃活動的堅持與深入,從而消除發生安全事故的根源。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
境,使職工能愉快地工作。
清潔的要點:
① 車間環境不僅要整齊,而且要做到清潔衛生,保證工人身體健康,提高工人勞動熱情;
② 不僅物品要清潔,而且工人本身也要做到清潔,如工作服要清潔,儀表要整潔,及時理發、刮須、修指
甲、洗澡等;
③ 工人不僅要做到形體上的清潔,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“清潔”,待人要講禮貌、要尊重別人;
④ 要使環境不受污染,進一步消除渾濁的空氣、粉塵、噪音和污染源,消滅職業病。
5S-素養(Shitsuke)
素養的定義:
人人按章操作、依規行事,養成良好的習慣,使每個人都成為有教養的人。
素養的目的:
提升“人的品質”,培養對任何工作都講究認真的人。
素養的意義:
努力提高人員的自身修養,使人員養成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和作風,是“5S”活動的核心。
活動目標
1.工作變換時,尋找工具,物品馬上找到,尋找時間為零。
2.整潔的現場,不良品為零。
3.努力降低成本,減少消耗,浪費為零。
4.工作順暢進行,及時完成任務,延期為零。
5.無泄漏,無危害,安全,整齊,事故為零。
6.團結,友愛,處處為別人著想,積極干好本職工作,不良行為為零。
活動原則
1.自我管理的原則
良好的工作環境,不能單靠添置設備,也不能指望別人來創造。應當充分依靠現場人員,由現場的當
事人員自己動手為自己創造一個整齊、清潔、方便、安全的工作環境,使他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,也
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,產生“美”的意識,養成現代化大生產所要求的遵章守紀、嚴格要求的風氣和習
慣。因為是自己動手創造的成果,也就容易保持和堅持下去。
2.勤儉辦廠的原則
開展“5S”活動,會從生產現場清理出很多無用之物,其中,有的只是在現場無用,但可用于其他的
地方;有的雖然是廢物,但應本著廢物利用、變廢為寶的精神,該利用的應千方百計地利用,需要報廢的
也應按報廢手續辦理并收回其“殘值”,千萬不可只圖一時處理“痛快”,不分青紅皂白地當作垃圾一扔
了之。對于那種大手大腳、置企業財產于不顧的“敗家子”作風,應及時制止、批評、教育,情節嚴重的
要給予適當處分。
3.持之以恒的原則
“5S”活動開展起來比較容易,可以搞得轟轟烈烈,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的效果,但要堅持下去,持
之以恒,不斷優化就不太容易。不少企業發生過一緊、二松、三垮臺、四重來的現象。因此,開展
“5S”活動,貴在堅持,為將這項活動堅持下去,企業首先應將“5S”活動納入崗位責任制,使每一部門、
每一人員都有明確的崗位責任和工作標準;其次,要嚴格、認真地搞好檢查、評比和考核工作、將考核結
果同各部門和每一人員的經濟利益掛鉤;第三,要堅持PDCA循環,不斷提高現場的“5S”水平,即要通
過檢查,不斷發現問題,不斷解決問題。因此,在檢查考核后,還必須針對問題,提出改進的措施和計
劃,使“5S”活動堅持不斷地開展下去。
活動作用
1.提高企業形象
2.提高生產效率和工作效率
3.提高庫存周轉率
4.減少故障,保障品質
5.加強安全,減少安全隱患
6.養成節約的習慣,降低生產成本
7.縮短作業周期,保證交期
8.改善企業精神面貌,形成良好企業文化
活動方法
1.定點照相:所謂定點照相,就是對同一地點,面對同一方向,進行持續性的照相,其目的就是把現場不合
理現象,包括作業、設備、流程與工作方法予以定點拍攝,并且進行連續性改善的一種手法。
2.紅單作戰:使用紅牌子,使工作人員都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工廠的缺點在哪里的整理方式,而貼紅單的對
象,包括庫存、機器、設備及空間,使各級主管都能一眼看出什么東西是必需品,什么東西是多余的。
3.看板作戰(Visible Management):使工作現場人員,都能一眼就知道何處有什么東西,有多少的數
量,同時亦可將整體管理的內容、流程以及訂貨、交貨日程與工作排程,制作成看板,使工作人員易于了
解,以進行必要的作業。
4.顏色管理(Color Management Method):顏色管理就是運用工作者對色彩的分辨能力和特有的聯想
力,將復雜的管理問題,簡化成不同色彩,區分不同的程度,以直覺與目視的方法,以呈現問題的本質和
問題改善的情況,使每一個人對問題有相同的認識和了解。
- 上一篇: 船用雨刮器-選型信息調查表 2014-02-21
- 下一篇: 公司通過船級社質量體系再認證審核 2021-09-01